来源:飞天文学网 时间:2020-12-05
【春来】
也许,和春天有关。
在这个盛产故事的季节里,我把朝南的窗户完全敞开了。看,那一棵茁壮的老树又焕发出生机。听,风的舞步。也许,你的往事是你妥善保存的一件容器,也许里面除了不再发芽的种子,还有悲伤的泪水。那么,不如在这个四月的下午,把往事孤注一掷,清脆,甚至悦耳。之后,虽然是遍地碎片,但也有一身的轻松。过去,不仅是用来纠缠的。
也许你所付出的是真实的感情,你只是收获了不甘结束的“曾经”。但是不要计较什么黑白胜负,你至少还体验到爱之初的颤栗,爱之中的甜蜜,还有爱之后的孤寂,它们几乎有着百分之百的纯粹。
这条路上,没有真正的胜者,相信真实。相信现在。
不要再经常抚摸深浅不一的伤疤,也别再诉说。分手之后,谁都有权保持沉默--就到这儿吧。虽然,这并不是你期望的结果。一江春水满载着岁月的柔情,它教授给坚强,忍耐,沉默,还有迎向寒风的微笑。
一切都在缓缓萌动,春光、春风、春雨、春花,还有春天的诗行。如果把季节比做一本书,那么春天就是一页轻盈而饱满的卷首语,是一首吟唱了多年的歌谣,是几句万水千山之外的祝福,或许是一篇漫漫长夜写下的含泪的寄语,都是心的投影。
春来了,把窗子打开,让所有夜的阴影随风流散,在春风中梳理纷杂的收藏,在春光下晾晒潮湿的记忆,让它们变得菲薄,变得透明。能够飞的,尽情地飞吧。必须留下来的也会慢慢沉淀成洁白的沙砾。
春来了,在长街漫步,美好的瞬间在眼前浮现。在春的盛情中,你我都没有理由继续忧伤。静静地看着一朵小花徐徐绽放,我发现那些来自冬夜的遗憾,都标注上了——值得。
春天,是发现的季节,有愕然,也有欣喜。毕竟走了这么远的路,每个十字街头的犹豫都是因为珍惜,或改变。为了远山的呼唤,我们不停地奔跑。内心中传来一阵阵回声。
一页卷首语中的春水缓缓流淌,沿着希望的河川款款而来。一条河流诉说的故事,一页页掀过之后,是一个又一个淡蓝色的黎明。春天的枝头点燃了绿色的云霞,醒了,从一个梦到另一个梦,生命的道路无非如此,从一盏灯到另一盏灯。
【青草】
水彩,适合描绘安静的场景。一片有向日葵的老宅,一条在水一方的小船,一棵昏黄了叶子的树,一只在村头伫立的狗,一座染了晚霞色彩的石桥,一束在清晨醒来的花朵,一个旧日的陶罐,一段阳癫痫吃什么药比较起作用台上的午后时光,几个苹果,桃子,一串紫葡萄,或者一张等待约会的长椅……它们静静地栖息在白纸上,好像一群游牧部落的人,逐水而居。
水,成全了那些色彩,幽暗的,斑斓的,深沉的,纯洁的,在水的滋润下,获得生命。
草丛里,是独有的青涩时光,是雁过无痕的一簇簇跳跃的光。那时的山是一个眺望远处的基座。当少年开始遥想山外有一个怎样的世界时,就进入了一种类似哲学的心境,随着日落的轨迹,随着山脚下呼啸而过的火车,随着雨后浅浅淡淡的彩虹,这里,或那里,都是生机勃勃的理想,犹如浅草里一颗一颗年少的星星。
那时的理想是六月的天气,瞬息万变,时而缥缈,时而确切,但仍是最真实的结晶。不管日后有无必然的关联,当年的理想本身就是一个固态的存在。特别喜欢“青涩”这两个字,与之相对应的景象是“浅草”,从少年似乎可以确定一生的基调,比如说少年的爱好,少年的困惑和沉默。少年的身体像玉米拔节儿一样迅速生长,但是对于“世界”的认知却在一段懵懂的时间里止步不前。读过许多以少年为题的小说,在那个看似透明的容器里将一段精神旅途渐渐聚敛成形,可那是别人的少年,有一点点叛逆,有一点点无助,两股向外和向内的力,是如何趋于平衡呢?
每年的暑假乘坐绿皮火车回老家,看着铁路旁的树和田野上的庄稼,已经有了一点朦胧的伤感。这种最初的离开和回来全不由自己做主。所谓伤感,只是车窗外吹拂的一种气息,也许是孤单。
独自成长,只能是这样。海军背心,天蓝色的长裤,粘补了一次又一次的凉鞋,那时的少年标准的装扮,在青山绿水间晃动。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少年和山的文字,是怎样的故事都好,或者说是两种印象,而结局必然是山外的世界,以及长大成人的少年。
在这座山上,我和小伙伴经常来放风筝,是用报纸和竹篾儿裱糊的,还有长长的尾巴,一路飘摇。风筝能飞多高,我们就能看多远,风筝上携带着我们的目光和希望。山脚下有两湾浅浅的池塘,我们在水边画水彩,那些画早已去向不明了,但记忆里的图画依然青葱。
我没有少年情结,现在想起少年竟有些恍惚。少年只不过是童年和青年之间短暂的一站,按时间来说,虽然也是长长的一段路,但经过之后也只有晃动的一个点了。也许所有的时刻都是这样渐渐远去的,少年--时刻。正因如此,我们可以把许多美好的片段赋予这样的时刻,事实上也是这样的。当“少年”成为一个精致的盒子,或固体,那些美好才有落脚的地方。
仍是青草。我在挂满露珠的草丛里收集瓢虫,脑外伤引起癫痫病放在一个玻璃瓶里养育。我们这儿很少见到萤火虫,也许是山不够深,夜不够黑,不然,我肯定会致力于珍藏那一抹淡淡的萤火。这座山几乎毫无保留地敞开了怀抱,春天的桑叶,夏日的蝉鸣,秋季的酸枣儿和枸杞,冬雪里奔跑的野兔儿,这些都是我们的宝藏。说到奔跑,仿佛那时总是在奔跑,至今回想起来,所有的画面都是一跃一跃的,我们急于长大,急于跑向山外的山,山外的世界。
少年,和各种“生灵”相依为伴,大约能养的都养过了。爸爸喜爱热带鱼,他自己做了一个大鱼缸,我可以进去洗澡那么大。早晨我去这片池塘帮爸爸捞鱼虫儿,那时的鱼虫可真多,是一团团粉红的闪耀的光点。爸爸养鱼,我养鱼虫儿。有一天早起跑步,在黎明前的市场上,捕鱼的商贩给了我两只螃蟹,我如获至宝,中途折回家,兴冲冲地放进鱼缸,我还以为给爸爸的鱼缸增光添彩了呢。等到爸爸下班回家,我紧跟在他身后等着被狠狠地夸奖,没想到他的热带鱼也不剩几条了,我哪儿知道我引进的竟是两个杀手。爸爸没有责备我,还在院子里帮我埋了一个水缸,让我养螃蟹。当时还想,那可是以小鱼小虾为食的螃蟹啊。
那时候院子西墙根还有一个鸡笼,每天傍晚可以去取鸡蛋。为了让它们更踊跃生育,我们去河里捞鱼虾和水草,有一只大芦花鸡特别勤奋,一天早晚两次报告胜利的喜讯。
院子里有一棵石榴树,只开花不结果,还种了丝瓜和葡萄,捉来的蝉剪短了翅膀,在树上疯狂鸣叫。对于孩子来说,一个自家的院子简直就是天堂。
朋友看了我前面的几段文字,问我,你爸妈对你那么好吗?
是,我甚至很骄傲。在童年和少年时的快乐总与父母息息相关,直到长大成人了,可以自己寻找快乐。
稍大一些,我的快乐来自书本。家里的藏书不多,爸爸看管得很严,读什么书全要爸爸提前检查。正赶上前楼的一个孩子终日看三国和水浒,终于把自己的原本就脆弱的神经整出毛病了。爸爸发扬举一反三的精神,一不做二不休把家里的书全都一次性处理了。他不知道我用自己的零花钱早早就储备了一本《红楼梦》,特别小的字儿,再加上忐忑不安,看不懂的地方也不知问谁。暑假时,每天下午往外跑,到城里最大的书店看书,从我家到书店大约要走近一个小时,也记不清到底走了多少趟。
书,大都是买不起的,我就用积攒的硬币买回一本本《少年文艺》和《连环画报》,那个书店的员工一直以为我妈妈是公共汽车的售票员呢。每天气喘吁吁地赶在太阳落山时回家。爸妈看着我晒得赤红的脸,很纳闷。那时候究竟走了多远的路啊。
陕西治癫痫价格是多少>那个年代,有书的孩子就是君王。经常有一群小伙伴向我借书,我向他们发放借书卡片儿。后来,那些辛劳聚来的书也都不知所踪了。开始学画以后读书的时间少了,我背着草绿色的画家像模像样地去西山写生,从来没敢在院门口画过,那是邻居家小伙子的地盘,他画油画,每天下午在街边支着画架子,画所有的小院,画楼前的自行车。我想等自己也“行”了,再朝他收复失地,虽然我对这些写实的画面并不感兴趣。但是现在我真想看看那些画儿啊。虽然只是他的练习,如今看来却是真正的创作,他帮我们凝固了成长的印迹。
在一篇叫做《四季歌》的小说里,我已倾尽全力描述了少年时的种种记忆,也就剩了那么点儿了。一样的青草,一样地奔跑,时移事往之后竟是一段完美的时光,在角落里,散发着陈年的芬芳。
【】
晴朗。
写下这两个字的时候,我感到阳光就在指尖跳跃,是温热的、洁净的一小片一小片的光,在清晨的风和树叶的合力编撰下,一漾一漾的。晴朗,有时候可以和天气无关的,而是一种由心而生的状态,诸如现在。我看见西边更远处的群山淡青色的剪影,也是风生水起的样子,分辨不出山的脊梁和气势,是水墨画中的没骨画法,那是沉默的远山。
假使还有额外的豪情去给每一座山起一个崭新而自我的名字,又会叫做什么呢?是龙、还是马?把那些显然牵强而拙劣的名字附加在某一座山上,除了作为地标还有什么其他的意义呢?柔软的山脉和身旁坚定的石头,共同组合成了山的意象,远和近,轻和重,虚和实,是相片和底片的关系,当它们重合在一起,才有了切实的质地,有如过去和现在。
穿云破雾的阳光明媚流泻下来,远山逐渐显现,转眼间似乎挺直的腰杆儿,是一座苏醒的山,一个晴朗的男人的形象,似乎随时准备上路。在北方的大平原上,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
这一条路,我们究竟走了有多远呢?
这里的路,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更多的是在内心、在成长的漫漫征途中--或许更简单的归于时间的行列。你我都清楚,那不是以客观的、恒定的每时每刻所能标注的,而是一些看似重要的段落和一些显然平淡的字句所组成的一篇文字,没有结论,没有中心思想,是一条无归的路。
有人说,青春对男人来说其实比女人更珍贵,也更迫切。那一段身体强健却还没有到肩负责任的时光,奔放而自由,轻松而清洁,真正堪称流金岁月。一个男人如果没有在青春之中没有尽情地奔跑,那么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当然,这里的奔跑应该是流浪,或漂泊的意思武汉比较好的癫痫医院,看到这里就懂了。也许类似的比较本身就是虚拟的,一个女人站在男人的立场,或一个男人尝试用女人的思维,看待“青春”,看待这一段在任何生命过程中都金光闪闪的时刻,都会蒙上一层虚化了的繁华的幻影,包括美丽的憧憬,或惆怅。
所谓晴朗,是远离了一些纷至沓来的阴影长舒的一口气,是走了很远的路之后对脚步、对生命的一份感念,那不仅是窗外的晴朗,还有内心的,由内而外的一种关注。
从某个年龄回望青春,感触或发觉的光影肯定是不一样的。30岁回望也许仅仅是淡然,是门里门外的光景。40岁回望也许会逐渐看清了惋惜的迷雾,不仅仅是对自身的伤怀,而是重新建立起的对青春的崇敬。50岁回望,是理解,是宽容,是对从前走过的弯路,遇到的坎坷,而“进行”的一次深情的抚摸。于是,那些崎岖的,充满褶皱的一段路,平滑如绸,一马平川。60岁回望,看到的也许已不是风景,青春早已消融到身体、到血脉、到气质之中了……再三回望,却是由外而内的,渐行渐近的,晴朗。
从青年--中年--老年,到底如何清晰地划分,哪个年龄可以充当确切的分水岭呢?一切都是在循序渐进中,遁了影踪。你所看到的那条路,雪落无声。
既然时间是一条绵长的路,那么可以将前尘和后世清理得泾渭分明吗?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可以分得清楚的。不然,原来和现在就像一团乱麻,牵绊人的脚步。但是仍有一些牵挂--说来话长。
生命,在漫长的枯萎的过程中,让人忘记了曾经可能有过的昙花一现。前尘后世的分野几乎是条笔直的路,大路通天。
当生命向前倒叙,从前的日子就是一座浑厚的山,风化和开采同时进行,风化的很可能就是你想牢记的,而开采的恰恰是希望遗忘的--望和忘,在晴朗的天空下,相互对峙,胜负难决。
并不是说值得庆幸和总结,在那段被称为青春的时光里,我有过一次又一次远行的经历,我甚至想说是飞翔。那种对个人而言最接近自由的状态,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片海到另一片海,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通过不断变换的距离,得以一次又一次打量本来的地方,那一年的海,还有我结识的最初的山。
远行,完成了本性中向外拓展的梦想,而距离使我更接近内心的需要。放眼风物,从梦想到需要,说不清是上升了还是下沉了,只是站在今天这个点上,开始体会到一种携着两袖清风渐渐挥散的平静。
走了这么远的路,我想带着晴朗回家了。
(原创作者:那里)
上一篇: 回家
下一篇: 半纸素笺,一世薄凉精美
友情链接
武汉癫痫病医院 武汉癫痫病专科医院 治疗癫痫病的医院 癫痫的治疗 治疗癫痫病医院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 癫痫病专科医院 武汉中际医院 武汉中际癫痫病医院正规吗 北京癫痫医院 北京癫痫病医院 郑州癫痫病医院 武汉癫痫病医院 武汉治疗癫痫的医院 武汉治疗癫痫的医院 北京癫痫病专科医院 武汉看癫痫病医院 有哪些治疗癫痫的好方法 得了癫痫能治好吗 得了癫痫能治好吗 小儿癫痫病能治愈吗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 羊羔疯能治好吗 治疗癫痫的方法有哪些 癫痫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癫痫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癫痫病症状 癫痫病症状 癫痫症的症状都有哪些 怎么才能治好癫痫 怎么才能治好癫痫 癫痫到底能不能治好 癫痫到底能不能治好 儿童癫痫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癫痫病能治愈吗 癫痫症状 西安治疗癫痫病医院 植物网 治疗癫痫病医院 武汉癫痫病专科医院 西安哪家癫痫病医院好 南昌癫痫病医院 西安中际脑病医院怎么样 癫痫病症状 成都癫痫病医院 北京癫痫病医院 武汉癫痫病医院 哈尔滨癫痫病医院 癫痫病能治好吗 湖北癫痫病专科医院 济南癫痫病专科医院 郑州专业的癫痫病医院 郑州哪家癫痫病医院比较好 郑州治疗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郑州军海癫痫病医院怎么样 全国治疗癫痫病医院 北京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癫痫病怎么治疗 武汉癫痫病专科医院 湖北治疗癫痫病医院在哪 郑州治疗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河南癫痫病专科医院 哈尔滨治疗癫痫病费用是多少 黑龙江癫痫病专科医院 陕西癫痫病专科医院 北京癫痫病专科医院